毛巾: 毛巾 毛巾的作用主要是吸收多余的水分

拓片的最佳效果为“墨色均匀,黑而不亮,图文突出。”那么,要拓出如此高水平的作品,应该选用什么样的传拓材料呢?

装备齐全

石刻、陶文、瓦当、玉器、青铜器等有图案、文字的器物,在照相术发明之前,传拓技法是保留其图文资料的最主要方法。

传拓技艺汉代已有,此后历代不绝,目前所见最早的拓本为唐代所拓。

拓成品

步骤:

棕刷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弄破纸面,使纸面布满细孔。

4、擦拓在光滑的表面可用,但擦拓容易墨沁字口,应尽量避免使用。

毛巾:

拓包展示

5、拓包沾取墨液,在吸水纸上先吸掉多余的墨,上第一层淡墨。

毛巾的作用主要是吸收多余的水分,所以要选择吸水性强的毛巾。必要时也可用吸水纸。

步骤5

注:拓包应顺序前进,不能一次追求乌黑。第一遍传拓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上第二层、第3层墨……直至满意。

我自幼喜好旧拓本,前些年又蒙周佩珠先生(周先生早年跟随马子云先生学习,著有《传拓技艺概说》)指导如何传拓,技艺稍长。

传拓时,为求工作连续完整,应取适量棉花扎紧备用。拓包应随用随换,表面发硬时,即应丢弃。

材料选择

传拓

图为红星棉料与陈年连史的厚度、帘纹对比

5、纸张干湿以季节、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北方春秋两季最适宜制作拓本,冬季易结冰,而夏季又干速太快。南方地区较阴湿,纸品表面看似很干,但实际湿气较重,使用时需注意。

2、用毛巾吸收多余的水分。

纸:

注:青铜器应使用蒸馏水,以免再生有害锈;表面难附着纸张的器物,应使用白芨水,使用时,将纸浸泡至稍有黏度即可。如需加速进度可使用热水浸泡。

1.拓时帘纹应竖向。

1、阴刻图文,墨不能沁入字口;阳刻图文,墨不能成点状。遇到极细小的笔画,墨应黑而不浓。

字细小的陶文、封泥、铜器——宜薄的连史。

朱拓选用朱砂研磨使用。

3、棕刷轻敲字口。

2、砖文、瓦当中有平形字口与尖形字口的区别,尖形字口应两面拓,否则只有一条线条,不能体现文字全貌。

步骤3

拓芯的选材也有多种,如脱脂棉、毛毡等。    

摩崖——较厚宣纸。(也有习惯用皮纸的,因皮纸受墨不佳,故不推荐)

步骤4

拓包:

步骤1

拓片的传拓种类非常多,有蝉翼拓、乌金拓、朱拓、蜡拓、影拓以及器物的全形拓(主要针对青铜器)等。

3、拓包捶打方向应垂直于纸面,不能歪斜。

字口图解

毛巾

传拓封泥、玉器等应选用细致的小刷,以免损坏器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下面就介绍一下传拓的工序。

砖瓦——中等厚度棉连、罗纹,或薄连史。

应根据传拓对象制作相应的拓包。大型器如碑刻等宜用较大的拓包,小型器如砖陶封泥等宜用较小的拓包。布料应选用透水透墨性好的棉布、丝绸等物,同时要求布料表面纹理细致。本文所用为棉布。

4、待纸泛白,或估计至七成干时可上墨。

2.连史现在较难购得,可用扎花代替。

大型碑刻——中等厚度棉连、罗纹均可。

1、上纸,清水喷湿。

应根据传拓对象选择相应的纸张。绵软、帘纹均匀、吸水均匀、拉力好,受墨性好的宣纸是传拓的理想纸品。

墓志——中等厚度棉连、罗纹,或薄连史。

传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墨:

注:


棕刷:

墨拓以松烟为最,油烟次之。简易情况下,也可以墨汁代替,现在的墨汁胶性较重,可适当兑水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