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变餐馆以商养文引争议

黄旭初旧居是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几年来,它却一直以私房菜馆的面目现身在公众视野。文物建筑作为餐馆,妥否?近日,有网友在早报网上发声质疑,并引起南宁市政府重视,发函要求主管部门予以解释。该餐馆经营者回应称,“以商养文”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新思路,自己也一直在尽心尽力地保护。不过,也有文物专家表示,这一思路并不值得提倡。

文物建筑变餐馆以商养文引争议

主楼旁边的阁楼。

文物建筑变餐馆以商养文引争议

黄旭初旧居门前打出“私房菜馆”招牌。

当前,南宁市提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在处理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问题上应该确定怎样的方略,确实值得管理部门思量。

网友声音:

名人旧居成餐馆,不妥!

近日,网友“东边日出”在早报网发帖称,黄旭初是民国时期桂系三号人物,其位于南宁市江北大道邕江宾馆旁的旧居,是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在变成了一家私房菜馆。对此“变身”,该网友认为有些不妥。

“南宁市保存至今的名人旧居原本就不多,作为后人,我们更应珍惜和爱护。”“东边日出”说,旧居摇身一变成了经营场所,既是对历史名人的不敬,也不利于旧居保护,甚至还会带来损害。

这一话题引发网友争议。有网友表示,不赞成对文物进行商业开发;网友“晨曦微露1066”则支持称:“至少去吃饭的人少通过此知道名人旧事,总比被人们遗忘好。只要保护得当,也没什么。”

另有网友提出,这家餐馆已经开业几年,“我去那里吃过饭,不过一直不知道名人旧居这回事”。

记者调查:

三层主楼摆满餐桌

6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处旧居。在江北大道一侧的入口处,拱形围墙上树着“旭园私房菜馆”招牌。走进园内,两侧各有一排平房,约有10间房间,里面都布置着餐桌、空调。穿过回廊,是一栋3层高的土黄色主楼,从一楼到三楼,每个房间的主要摆设都是餐桌椅。在其中一个房间里,两名女服务员正在摆放餐布和餐具。

据了解,这处旧居在2002年被南宁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楼为砖木结构,是一栋采用“中式屋顶”、“西式墙身”的中西结合式建筑

在主楼的东侧和北侧各有一栋旧建筑。东侧是一栋两层阁楼,透过窗口,隐约可见梳妆台和床等生活用品。一工作人员称,阁楼与主楼建于同一时期,是旧居主人看戏和会客的地方,现是餐馆的员工宿舍;北侧较低矮的建筑则是餐馆厨房。

“欢迎光临,请问几位?有没有订包厢?”看到有人来,工作人员如此招呼着。当记者表示想参观一下旧居时,他们才转身去忙碌。现场没见其他市民前来参观,工作人员也称,平时来参观的人并不多。

“除非去吃饭,否则怎么好意思参观。”有受访市民称,虽说此地是名人旧居,但现在用作餐馆,处处是包厢,自己贸然去游玩,总感觉不便。

餐馆老板:

一直尽心尽力保护

21日下午,餐馆老板谢先生回应了网友质疑。谢先生说,网友的意见都很宝贵,这也说明市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在提高。据他了解,早报网网友的意见也引起了南宁市政府的重视,还专门发函,要求文物主管部门对此进行解释。

谢先生介绍,和一些网友一样,他在南宁生活了几十年,但此前也一直不知道这处地方。几年前,他想找一个供自己和朋友喝茶聊天的场所,找到这里,才发现是黄旭初旧居。当时,这里是一片断壁残垣,他看后不忍心,决心进行修复。

2005年至2006年,谢先生投入了200多万元,找来一支具有专业资质的工程队伍,对旧居进行修缮。据他介绍,整个过程中,他们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没有改变建筑原有格局和风格,唯一变动的地方,是明德街边的几间后来建设的铺面被拆除。

“建筑要靠人来养,没有人气,不管什么样的建筑很快就会腐朽。”谢先生说,修缮后,他想出开办餐馆的主意,认为这样可以汇聚人气,不至于让旧居荒废,同时也可以靠餐馆的收入维持旧居保养,“我开餐馆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工人能养活自己就行。每年旧居保养要花十多万元,餐馆有时还出现亏损,我都要倒贴钱”。

据谢先生介绍,这种“以商养文”的新思路,在广西尚属首家,但在国内其他一些地方已有尝试,并取得了成功。“有人曾提出和我合作,扩大餐馆规模,但我没有同意。”谢先生介绍,他一直尽心尽力保护旧居,这样做纯粹是出于对文物的爱护。为方便市民参观,他曾多次交代餐馆工作人员注意引导,另外他还搜集了一些史料和物品,供游客欣赏。至于有网友反映旧居内不允许拍摄的问题,他解释说,悬挂在旧居内的相片是由黄旭初的后人提供,并且多是装帧好的原版相片,牵涉到版权问题,其后人并不希望外流。

文保专家:

商业化会降低文物使用价值

不过,针对文物建筑被用作餐馆的问题,受访的文物专家多持反对意见。

南宁市博物馆馆长黄胜敏说,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名人旧居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在使用上需慎之又慎。遗憾的是,对于不可移动文物能否进行餐馆等经营性活动,目前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并没有规定,“大纲性的法律仅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可以用作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亟需从法律层面上进行厘定。

该馆一名文物专家称,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名人旧居被用作餐馆不妥。他说,开设餐馆需要一定的卫生和安全条件,比如装设空调、布置线路等,或多或少会对建筑带来不可复原的损害,对文物的保养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曾到黄旭初旧居调查过,发现阁楼被当作员工宿舍,另外一栋建筑成为厨房,他认为这些做法是不应该的。

邓颖超纪念馆一名文物专家称,文物的使用价值是展示它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供社会大众游览,这也是文物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把文物建筑当作餐馆、会所等经营性场所,不可避免会削弱其使用价值。所谓“以商养文”的思路不值得提倡,虽然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但长期来看,带来的是多方面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