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七成赝品?传统鉴定科技鉴定可互补

民间收藏七成赝品?传统鉴定科技鉴定可互补


两件古董经过鉴定分出真伪

民间收藏七成赝品?传统鉴定科技鉴定可互补

这台“X射线荧光光谱仪”号称世界最先进

“在珠三角地区,我们对6000余件民间收藏收藏的古董进行了鉴定,发现其中接近七成赝品。”昨日,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科学检测实验室主任、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古瓷研究会总顾问沈华友告诉记者。更有专家表示,民间收藏中,有99%为赝品普通老百姓对自己淘来收藏的“宝贝”心里由此没了谱:“我这东西是真品还是赝品呢?”如何鉴定就成为一个难题。

6000多件古董65%是赝品

专家称,目前文物市场分为三级,最低的一级是古玩店、古玩城、地摊和旧货市场;第二级市场是注册的艺术品经纪公司、国家所有的文物商店;第三级市场则是拍卖行。99%的普通收藏者都处在第一级市场,因为他们买的大多为地摊货和旅游纪念品,而地摊上99%都是赝品。“这些收藏者根本无法继续买卖,更不知道第二市场何在。”对此沈华友表示认可。他告诉记者,他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中山佛山等多个地方对藏友的藏品做鉴定,其中约65%为赝品。沈华友认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收藏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又存在“一夜暴富”的心理,看到一件貌似文物的东西就认定是真品;一些所谓的文物鉴定专家不专业,收藏者听信这些人的意见购买到赝品等等。

天下午,记者来到这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鉴宝的现场———西樵四季康城华兴古今居古董店,恰巧就碰到了一位前来鉴宝的老人。不问不知道,这位老人还是佛山收藏界的名人,叫谢绍豪,已八十多岁,据说家藏古瓷器上千件,号称“千瓷老人”。昨天,他带了两件瓷器过来,一件是哥釉琮式瓶,一件是青釉注碗。谢伯说,这两件宝贝都是他十多年前在广州的地摊上淘得的,是他所有收藏中的珍品。“我收藏了那么多东西,对鉴定这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我觉得这两件东西都是真品。”

随后,负责这次文物鉴定的沈华友将两件瓷器分别放入“X射线荧光光谱仪”,经过大约40分钟的检测,结果出来了。出乎谢伯意料,其中一件在他看来造型“天圆地方”的哥釉琮式瓶竟然是仿南宋哥釉瓷器的赝品,而另一件为南宋晚期影青釉瓷器,属真品。    

传统鉴定科技鉴定可互补

一台仪器,就能为古董断代,鉴定真伪?负责此次鉴定的那静告诉记者:“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是一种无损的古陶瓷鉴定方式,技术人员对一件陶瓷器的胎、彩、釉分别取点检测,进行成分分析,,将分析出的微量元素结果与存在数据库中已有的各年代古陶瓷成分数据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吻合的时间段和生产地区,从而确定一件陶瓷器的“真实身份”。据称,对古董断源断代、鉴定真伪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

既然有了科技鉴定,那传统的肉眼鉴定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两者是否相冲突?鉴定的结果不一致该相信谁?那静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她说,曾有三位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鉴定专家对三件文物进行了传统鉴定,随后,又将三件文物放进“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鉴定,发现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眼学鉴定与科技鉴定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从实际操作的经验上讲,高水平的眼学鉴定与科技鉴定结论一致程度较高,可达到80%左右。

传统鉴定与科学鉴定到底谁说了算?有专家认为,从现有的技术手段来看,对古代文物的微量元素进行光谱分析的确是最好的方法,特别是在鉴定古陶瓷方面,在无损检测的前提下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传统的“肉眼”鉴定方法经过千余年的发展,特别随着近代考古学的进步,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而且仪器只能够给出成分列表,至于这件文物在艺术、市场方面的价值,则须依赖专家们的“肉眼”评价。

沈华友认为,两者其实可以互补,“传统的眼学完全能够与科技鉴定方法相结合,成为一个崭新的鉴定模式,这种结合能够保证将鉴定失误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