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双墩遗址二次发掘出土丰富遗物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0 00:26 我要评论( )

据从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自本月18日考古队正式进驻双墩遗址现场开展工作以来,发掘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到文化层,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 双墩遗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二三万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一次发掘,是蚌埠地区乃至

据从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自本月18日考古队正式进驻双墩遗址现场开展工作以来,发掘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到文化层,出土遗物非常丰富

双墩遗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二三万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一次发掘,是蚌埠地区乃至淮河中游地区最早的人类祖先居住过的地方,通过前期的考古发掘证实,双墩遗址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部连接岗地,是静水状态下的湖相沉积。

考古队发现西部偏南区域是文化堆积最厚的区域,大约有1.5米。鉴于此,考古队在该区域布了16个探方展开挖掘,面积400平方米,目前,扰层清理已完成,从揭露出的文化层看,遗物非常丰富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在一个个探方中,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在南侧最大的探方中大量陶片、兽骨等散落在泥土中,工作人员用工具小心翼翼地将遗物从泥土中剥离清理出来。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双墩考古发掘执行领队张东介绍,此次发掘出土遗物有夹砂陶、泥质陶等大量陶片,口大底小的大型炊器以及支脚、支座,形式各异的平底釜,大量的兽骨、鱼骨、贝壳,形似靴子的用鹿角制成的器物、网坠。还有最能体现双墩文化典型特征的刻划符号,一般在器物底部,有网状、十字型符号。通过对这些遗物的分析研究,可以推断出先民们的生活以渔猎为主。“此次发掘最重要的突破在于,找到了和双墩古人类居住场所相关的遗迹。”张东告诉记者,通过钻探发现,此次发掘区域的东部有红烧土迹象,这是人类居住的建筑的典型特征,这对于了解聚落的结构形态,整体面貌,以及展现当时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此次对双墩遗址的考古发掘采用聚落考古手段,与以往抢救性发掘不同的是,不再单纯对一处遗迹进行集中地清理,而是更关注面上的、与遗物有关联的信息,比如当时的人们住在哪,周边是个什么状况等。因此,就聚落考古而言,哪怕是一个陶片都可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双墩遗址考古发掘学术顾问王吉怀介绍,从发掘现有成果来看,令人非常振奋,双墩遗址文化层丰富,我们渴望在下面的发掘中有更重大的发现。王吉怀告诉记者,进行二次发掘的目的,就是要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从广度深度角度进行工作,复原7000多年前原始人类生活场景,并利用交叉学科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和研究,了解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过程。

据了解,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使用了大量现代科技手段,与中科大科技考古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对采集到的遗物、土壤等进行分析,来提取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信息。比如对出土的靴形器等遗物进行微痕方面的研究,进而确定它的功能属性;通过对采集到的陶器附着物分析,能够推测出器物里当时装的是什么东西,甚至包括制作食物的方式。通过浮选分析,能够从炭化后的物质中获取更多关于当时的植物方面的信息。

张东表示,,此次400平方米区域的发掘今年年底能够完成,此后还将在遗址东部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发掘,如果能够把整个遗址之内文化迹象分布的范围搞清楚,将是双墩遗址二次发掘的最大收获。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2019-01-01 22:44

  •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2019-01-01 22:43

  •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2019-01-01 22:42

  •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2019-01-01 22:3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