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研究人员推测出了晚商时期卜骨的攻制工艺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5 12:50 我要评论( )

通过对著名晚商都城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晚商卜骨进行攻制工艺重构实验,河南动物考古研究人员日前揭开了晚商甲骨占卜之谜,吉凶兆纹的出现基本上是可控的。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马萧林博士介绍说,根据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的178块卜骨和7块卜甲上留下的锯

通过对著名晚商都城——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晚商卜骨进行攻制工艺重构实验,河南动物考古研究人员日前揭开了晚商甲骨占卜之谜,,吉凶兆纹的出现基本上是可控的。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马萧林博士介绍说,根据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的178块卜骨和7块卜甲上留下的锯切痕、凿痕、灼痕等,研究人员推测出了晚商时期卜骨的攻制工艺,并通过重构实验复原出了与遗址出土卜骨十分相似的复制品。

甲骨占卜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富特色的文化现象,与汉字起源——甲骨文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占卜是商代社会一切精神生活之所系,上至军国大事,下至做梦等日常生活,商王都要进行占卜。

据介绍,占卜甲骨的背面有一些小坑,可称为“凿坑”。凿坑边上有圆形黑点,称为“灼点”。灼点的对面有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是“兆”字的象形。从事占卜的巫师,根据占卜甲骨被灼烧后出现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研究人员仔细地观察遗址出土卜骨和卜甲的锯切位置,测量了凿坑的宽度、深度,确定了灼痕位置,并镜检了兆纹特征。通过一系列探索性实验,成功解读了晚商时期利用牛肩胛骨和龟腹甲占卜的过程。

晚商卜骨卜甲的占卜过程主要包括:选择材料、锯切、打磨、凿坑、施灼、解读兆纹、刻辞。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黄牛的肩胛骨、乌龟的腹甲和背甲。研究发现,锯切、打磨等加工过程并不复杂,核心技术是凿坑和施灼,凿坑需要一定技巧,否则会影响兆纹的出现和走向。

施灼则是占卜吉凶最为关键的环节,研究人员尝试了各种材质施灼,用点燃的艾蒿秆灼、用烟头烫、用中医使用的艾条灸灼,或用吹管直接将火苗施于卜骨之上,种种方法均未见到相应的兆纹,即便是用烧红的铜棍灼烫,龟甲表面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在一次旧石器考古调查中,受到当地农民烧炭的启发,研究人员尝试用不同树种的枝条灼烧,卜骨在较短的时间内灼出了圆润的灼点和兆纹,获得的灼点与遗址出土卜骨灼点形状一致。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与遗址出土卜骨相近的兆纹。

兆纹的解读,目前学术界意见尚不统一,有的认为横纹长为吉、短为凶,或横纹穿过竖纹为凶,或灼点对面呈黑色为凶。

“无论哪种兆纹为凶或吉,反复的实验告诉我们,这些兆纹的出现基本上是可控的。”研究人员侯彦峰说,“在商代,商王是巫师集团的领袖,或许商王通过占卜控制着人们的精神。”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经过炙烤的卜骨上刻画甲骨刻辞,相对比较容易。

承担该项研究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实验室,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机构,成立8年来已完成商周制骨手工业考古研究、动物骨骼表面风化的民族学考察、河南仰韶文化早期动物遗存研究等科研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国家“指南针计划”重大专项“动物骨骼遗存科学标本库及共享平台研发”等多个重要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