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的东水口遗址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9 03:10 我要评论( )

从4月19日到6月30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门后遗址、东水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了一批广鹿岛早期居民使用的陶器、石器、蚌器以及当时人居住的房址和野外灶址(用火遗迹)。经与小珠山遗址第一期文化陶器比较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判断遗址类

从4月19日到6月30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门后遗址、东水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了一批广鹿岛早期居民使用的陶器、石器、蚌器以及当时人居住的房址和野外灶址(用火遗迹)。经与小珠山遗址第一期文化陶器比较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判断遗址类型为小珠山早期。

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的东水口遗址

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的东水口遗址

出土的文物正在经过修复。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介绍,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门后遗址,位于广鹿岛塘洼村东侧的门后山上,遗址面积大约3000平方米,其主体堆积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该遗址被录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库。门后考古工作队布方32个,分四个区域进行发掘,主要文化层分布6层,发现新石器早期房址1处,小珠山早期陶片、石器、骨器等众多遗物。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的东水口遗址,位于广鹿岛柳条村山东屯东山东面沿海坡地,海拔10余米,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左右,,为贝丘遗址。东水口考古工作队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布方120个,遗迹主要以灰坑为主,除了发现一个早期灰坑外,其余多为晚期灰坑和现代坑。

本次挖掘采取了科学发掘,多学科交叉并举,利用现代最前沿的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复原遗址当时的气候、环境、经济、生活方式、社会状况,分别进行了各层文化堆积土样、海洋生物遗骸、植硅体、碳化物的取样,并且对层位取样标本进行了浮选处理。

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的东水口遗址

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的东水口遗址

据了解,大连文物考古研究下一步所将邀请有关专家对出土文物进行鉴定,并将各文化层土样、海洋生物遗骸、植硅体、碳化物等取样进行科学测定,进一步确定具体年代。最后,在整理、鉴定、测试的基础上,完成考古报告编制、出版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同时参与了后伏山遗址考古工作的房振说

    同时参与了后伏山遗址考古工作的房振说

    2019-01-01 16:52

  • 顶宽1~1.5米、底宽3~5米

    顶宽1~1.5米、底宽3~5米

    2018-12-30 13:31

  • 一座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修建的精美青石贤孝坊矗立在荒草中

    一座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修建的精美青石贤孝坊矗立在荒草中

    2018-12-30 12:07

  •  熊家湾遗址是目前重庆主城区发现并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熊家湾遗址是目前重庆主城区发现并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8-12-30 10:4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