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老祖先住了三萬年

這個“家”老祖先住了三萬年

▲招果洞外一景

這個“家”老祖先住了三萬年

▲招果洞內發掘的地層標記

這個“家”老祖先住了三萬年

▲招果洞內出土的石器

這個“家”老祖先住了三萬年

▲招果洞主人使用過的角錐

近日,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消息:經兩年多持續發掘,考古隊在貴安新區招果洞內,發掘出大量骨器、陶片、石器等。某個多個不同族群的古人類,在這個“家”生活了3萬多年。

位於貴安新區高峰鎮岩孔村的一個山洞,早年被村民用來關牛,跟周邊多數山洞一樣被稱為“牛洞”。2017年,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在該地區開展考古發掘時,因其地處招果村民組,故命名招果洞。

通過發掘,考古隊在招果洞內揭示反映年代關系的地層超過70層。地層中,出土了陶片、骨器、角器、動物骨骼等。根據出土物測年認為,從距今3.8萬年,一直到距今4000至5000年,該洞穴持續被利用。也就是說,招果洞在長達3萬多年的時間裡,一直被古人類當成家。甚至,他們還在洞口部位,以屈肢葬的方式安葬去世的同伴,留下貴州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埋葬行為遺跡。

招果洞內出土的石制品原料多為燧石,類型有刮削器、端刮器、尖狀器。加工技術方面,硬錘直接打擊的方法較多。洞內出土的骨角器物較多,原料基本為鹿角、哺乳動物肢骨,器型為錐和鏟,有更新刃緣和修理痕跡。發掘中,沒找到招果洞古人類從事農耕的直接証據。由此推測,他們的食物來源,以狩獵和採摘為主。

考古隊員分析,招果洞遺址是黔中地區人類活動最早的証據,對於建立黔中史前文化發展序列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全面了解低緯度喀斯特山區人類特定適應性生存策略,以及研究中國南方低緯度高原山區古人類對氣候劇變適應策略,具有開創性意義。 (黃黔華)

【1】【2】

 

(責編:陳康清、李瑞橋)